close

臉書,噗浪,Twitter,Foursquare,還有Tumblr (至少在國外)等…這些都是目前非常火紅的社群平台. 因為人本來就具有群居性,並 且愛分享,網路上的社群平台更是被熱情的參與.這麼多服務裡面,最紅的可以說是臉書了. 從一開始只開放給學生參加,到最後成為社群平台的唯一標準. 臉書 平台裡面的強大功能,更是讓它觸角深入網路的每一個角落,徹底的被發揮.不過加來加去,慢慢有人覺得臉書已經脫離了當初"分享"的基本核心.裡面有太多的 noise, 讓分享複雜化,而且非常容易脫離主題.隱私安全更是臉書很辛苦在建立,但卻很難被大眾信服的一環超級地雷. Path 補強了臉書弱點,並加入自己的特 色,慢慢地在智慧手機圈內建立了一定的口碑,使用人數也緩慢,但穩定的增加. 這篇並不是介紹Path的評測文.如果你想要看看簡單的介紹,可以看這裡,還有這裡.不過我在這裡直接和大家說,不用看了,快去下載吧! 就算用了最後決定還是 呆在按個讚的國度裡,但看了Path的UI 設計,至少開闊眼界,讓心情更美麗. 這裡我先列出Path幾個特色.分享單純化 你也許會說 Path的功能實在太過陽春.臉書可以種菜玩遊戲,可以搞粉絲團等,非常精采.而Path就只有單純,如 "寫日記"般的紀錄自己的生活.但如果我們停下 來仔細想一想,我們當初參加臉書,不就是為了"分享" 嗎?這個分享沒有廣告,沒有不認識的人,只有自己真實認識的家人,好朋友.我們願意,也放心的把自己的 一舉一動,讓靠近我們的朋友知道.屏除那些偶爾用的功能,其實大部分的人,在臉書上面最常做的事,就是碎碎念,打卡,照片分享.這些幾個舉動,Path 全部支援 ,而且我覺得整體經驗比臉書做得更好.臉書上加朋友可以說是包山包海,只要你願意,巷口賣麵的阿伯也可以成為你的朋友.但是Path 有一個 150人的朋友上限 .也就是說,Path 希望你只加入你 "真的" 認識,而且是熟識的朋友親人,而非只有一面之緣的泛泛之交.當你的朋友清單裡面,只出現你的老朋友時,所有的互動 都會充滿"溫度", 多了那麼一些真誠.回想一下,你臉書300多人的朋友清單裡面,有多少人是你真的認識的"朋友"? 把分享回歸到分享本質,是Path很重視的一 點. 注重隱私 臉書的隱私一直都是被大家所詬病的問題.你一定有朋友因為搞不清楚隱私設定,而把一些不該讓別人知道的事情/照片/打卡,流傳出去,造成困擾.有些人更是 天天擔心自己的秘密會被同事/上司/未來的上司/未來的老婆所知道.不管臉書在怎麼說注重隱私,要真的管理這麼無敵多的會員,不會是一件簡單的事.也因為 臉書的會員量,也因為臉書 "開放" 的經營策略,隱私永遠都是會被忽略,被犧牲的一環.如果你真的非常在乎隱私,其實勸你乾脆不要用臉書.但如果又非打卡不 可的話,那就要好好的花點時間,設計自己的隱私,要不就乾脆用用Path. 雖然比起臉書,Path簡直就是在搞自閉,搞小圈圈.不過在自己的天地裡面,只有你想要 分享的人,會看到你的私密的一面.這樣的設計,更是讓你在按下確認朋友前,好好的思考是否真的要加入他 / 她.其實仔細想想,這個問題其實非常非常的重要. 臉書的環境,已經讓我們麻木,幾乎是氾濫的亂加朋友,以致最後內容外流.

arrow
arrow

    EleanoraChance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